和历史相遇 与丽人同行——古代女性饰品与生活用品集锦
原标题:“三八”妇女节特辑
和历史相遇 与丽人同行
——古代女性饰品与生活用品集锦
明仿唐四海兽葡萄纹铜镜
绞丝玉环
玉璜
骨珠
骨钗
琉璃耳珰
铜臂钏
陶纺轮
骨针
骨梳
●华小燕 陈娜 马旭兰
众多古代文物,有着许多与女性密切相关的故事,它们或是古代女性使用的梳妆用具,或是女性寄托情感的物质载体,或是文物背后流传下的动人传说。今天,在这个属于“她”的美好节日里,让我们一起走进州彩陶馆(州博物馆),探索馆藏文物中女性的饰品与生活用品,透过历史,穿越尘封岁月,走进她们的生活,感受她们的日常,追忆她们曾惊艳时光的灼灼风华。
值此“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本报联合州彩陶馆(州博物馆)推出专辑,展示州彩陶馆(州博物馆)部分特色馆藏,邀观众一起看古代丽人的千姿百态,品古代丽人百味人生,与广大观众共赏文物之美,并祝女性同胞们节日快乐!
古代女性饰品
古装剧的热播,让我们越来越熟悉古代女子的装扮,在欣赏她们古典美的同时,更让人为之着迷的是她们繁复精致的首饰。今天我们将骨珠、骨钗、玉璜、玉环、铜簪、琉璃耳珰、臂环、臂钏、铜手镯等饰品摘录赏析一番。
1.骨珠
现藏于州彩陶馆(州博物馆)的马家窑文化骨珠,是1981年从康乐县虎关乡边家林遗址考古发掘而得。这件骨珠保存状况较好,数量有462粒。骨珠大多数表面光滑,呈圆柱体,略透光,呈淡粉色;个别表面风化严重,表面粗糙,呈白色。钻孔较直,质地均匀,部分侧面成多层,每层0.1厘米,有些珠子一端孔径比较大,较大者外径0.4厘米,孔径0.2厘米,厚0.3厘米;较小者外径0.35厘米,孔径0.18厘米,厚0.19厘米。
此骨珠的出土充分证明,边家林时期的先民们不仅可以制造骨针、骨簪之类的日用品,还可以把加工精细的骨器制成装饰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装饰品的出现,说明了磨制技术的发达及当时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出现有专门从事装饰品生产的工匠,说明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2.骨钗
现藏于州彩陶馆(州博物馆)的齐家文化骨钗,1981年出土于积石山县银川乡新庄坪,通长15厘米、净重0.05千克,属国家二级文物。骨质,通体磨光,表面光滑,整体磨工精致。一端磨制成U形状,似叉开的树枝,另一端磨制成束腰长条状。齐家文化的骨钗在武威皇娘娘台遗址、永靖秦魏家遗址中各发现一件,其形制跟新庄坪遗址出土这件大同小异。
钗是古代女性用来束结发髻的饰品。《释名疏证补》:“钗,叉也,象叉之形,因名之也。”古时一股为簪,两股为钗,后渐混。钗初以骨、木制成,后用金银,形状趋繁,制作转精。钗上嵌以金玉珠宝,称为宝钗;金钗饰作花朵形,称为钗朵。曹植《美女篇》诗:“头上金爵(雀)钗,腰佩翠琅玕”,金爵钗即一端做成雀鸟形金钗。
3.玉璜
这件玉璜是州文物普查组于1976年从积石山县银川乡新庄坪采集得来,目前收藏于州博物馆。这是一件三联璜璧,直径10厘米,孔径4.2厘米,厚0.39厘米,重0.120千克,属国家二级文物。青绿色玉质,夹杂些许褐色沁斑,表面油润,呈透明状。体扁平,片状,由三片玉璜组成一个完整的玉璧,且由一块整玉分别切割磨制拼对而成;三片玉璜之间切割平直,但长短略微不一,每片玉璜两端各有一个单面穿小圆孔,此圆孔是用来相互联系的。通体磨光,素面无纹。
玉璜是史前阶段出现最早、并与性别和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的一种非实用性器物,多为半环形或半璧形玉器,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出现,如黄河流域的仰韶、马家窑、龙山文化中见有不同的玉璜,多为墓葬中女性的陪葬品,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玉璜一直是女性的象征,并仅限于个人饰件,体现其社会地位的象征性。玉璜象征着女性,所以称女性为“半边天”。古代一般把玉璜作为女性的佩饰,制作都小巧玲珑。
4.绞丝玉环(战国玉绞丝环)
这件绞丝玉环玉质为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半透明,极具光泽度。圆环形,肉小于好,直径8厘米、孔径6厘米、厚0.8厘米。玉环两面纹饰相同,是用斜阴线琢刻数十条相互不交叉的粗线绞丝纹。绞丝纹又称细丝纹、扭丝纹或绳索纹,因其纹线形如扭曲的束丝而得名。此器上绞丝纹雕刻得十分细腻、匀称和规整。线条优美,反映出当时玉器制作的高超水平。
绞丝纹环,是战国时期常见纹饰之一。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就出土有绞丝纹镯,为阴刻平行斜向纹。最早的绞丝纹玉器实物见于良渚文化玉镯,镯内侧光直无纹,外围呈半圆,雕琢绳纹,属于半绞丝纹的形式。春秋战国时期是绳纹玉的鼎盛时期,均为贵族使用,绳纹较细密,是真正的绞丝纹玉器。这种缠绵长久的纹饰贯穿着中国玉器的发展历史,州博物馆藏有一对绞丝玉环,一大一小,推断大的玉环为男性所用,小的玉环为女性所用。
5.铜簪子
州彩陶馆(州博物馆)收藏了一件金代铜簪,虽质朴无华,胜在形态完整、未有损坏。这件铜簪于1991年出土于临夏市枹罕镇铜匠庄金代墓葬,通长15厘米,宽0.4—0.6厘米,净重0.007千克,属国家三级文物。青铜质地,整个形状略往里弯,簪身扁长。头部尖细,尾部亦尖细,但趋于圆润且末端翘起,呈“勾”形,簪子头部尖细,易插入发髻,尾部“勾”状能使发髻牢固。这件扁簪子双面皆光素无纹饰,不能确切分出正反面,一般情况下,簪子的正面饰以莲花、菊花等花纹,或者喜、禧、福、禄等文字,背面则无纹。这件铜簪头上虽然没有装饰花纹,也没有装饰着文字,但做工丝毫不减,精致、细腻。
女子的装饰用品伴随着人类最初的审美意识而出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各类装饰用品,比如马家窑文化遗址中,有束发用的骨笄、有作为颈饰的成串骨珠、有套在手指上的指环及一些绿松石、海贝等。其中骨笄经过发展,成为后来社会最流行的女性头饰——簪子。古代的女人们喜欢将头发挽成髻鬟,还要以簪钗贯连固定,以免髻鬟松散坠落,也就有了用簪的习惯。簪子的本名叫“笄”。虽然发钗的作用与发簪一样,都用来插发,但发簪作成一股,发钗则作成双股,它们的造型也有所区别。在中国的封建时代,女子插“笄”,被视为标志成年的人生大事,还需要举行仪式,称为“笄礼”。也就是说,当女孩子在她们的发上插入一枚长簪,就意味着一朵鲜花正美丽地盛放。
6.琉璃耳珰
《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刘兰芝“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这里的“明月珰”为何物?从文献记载可以得到一些答案。据汉代刘熙《释名·释首饰》记载:“穿耳施珠曰珰”;《风俗通》亦载:“耳珠曰珰”;《广韵》曰:“珰,耳珠”。从记载可以推断,耳珰应该是一种珠形的耳饰。到底珰的形状是怎样的?让我们用发掘出土的实物来一探究竟。
州彩陶馆(州博物馆)于1987年在永靖县罗川村小塬发掘清理一座东汉墓葬时,发现了一对蓝色的琉璃耳珰。出土时耳珰表面附着一层黄色薄膜,遇空气,薄膜脱落,呈现出透亮的蓝紫色玻璃质光泽。这对琉璃耳珰,状如现代的腰鼓,大小一致,通高1.2厘米,上端直径为0.8厘米,下端直径为1厘米,重0.001千克。两个耳珰器型小巧,做工精细。上端小,下端大,中部有明显的收腰,两端如喇叭形,中间穿一孔,其颜色为湛蓝色,清透靓丽,呈半透明状,质地清润,色泽绚烂。由于它们是由透明而富有光泽的材料制作而成,所以会呈现出明月般的光彩。据此而言,被称为明月珰,绝不为过。
耳珰的起源地,现在多接受汉代刘熙的观念,刘熙在自编的名词解析辞典《释名》中如是说:“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浮好走,故以此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也。”耳珰从西域传来应该是没错的,我们今天看新疆和敦煌留存下来的魏晋及早期的佛教壁画,可以发现许多天神(无论男女)或者信使,他们的耳垂常被一种类似耳珰的环扩大,有甚者耳垂中穿过一个直径在5厘米以上的圆形耳环。
戴耳珰的习俗,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汉代,戴耳珰风靡全国,珰成了当时妇女常见的一种耳饰。隋唐时期,耳珰已逐渐被耳钉代替。只是偶尔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雨》中也作“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现实中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7. 铜臂环、铜臂钏、铜手镯
齐家文化铜臂钏,又称臂环,普遍认为是装饰之物,套于手臂之上,普遍认为这是古人用作装饰之物。《说文解字》:“钏,臂环也。”它形状就是多环的,将几个手镯按照大小不同的顺序佩戴在一起或者合并制作,成为一套或者一件饰品。戴在手腕处的叫手镯,佩戴在臂上的叫钏。故钏也称为臂镯、臂环,是妇女最重要的臂饰。对于臂钏的作用,比较常见的解释是为了美丽,体现胖女性手臂浑圆之美,是唐朝“以肥为美”的象征。有的说可辟邪,有的说有消灾保平安作用。
臂钏来源于镯,几个手镯合并在一起,被名为“钏”,臂钏是一种套在女子上臂的环形首饰,又叫臂镯、臂环。但是它和镯子类不同的是镯子通体是圆的,而臂钏中间较为扁平。
州彩陶馆(州博物馆)收藏的齐家文化的铜臂环、铜臂钏、铜手镯器表以素面为主,未见纹饰。虽然有些锈蚀,但器物保存较为完整,并不影响观赏效果。臂钏的出现既是等级制度的体现,也是古人爱美意识的表达,说明精神追求已逐渐形成。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早在母系文明出现之时,女性就开始利用天然的材质——贝壳、石头、骨头等等,然后用亚麻或牛毛等——把他们穿起来,制造简单的首饰了。质朴的饰品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在这一时期,饰品是处于一种伴随的状态来美化女性的身体的,呈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始状态。女性饰品伴随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女性本身对于性别的觉醒、识别和提升。
古代女性生活用品
饰品是女性有了审美意识之后的追求美的产物,对于古代女性而言,饰品是点缀、是锦上添花。而生活用品,更多地体现了她们的日常生活,不仅能反映古代女性在经济生活中主要从事的生产类型,也能反映她们的日常会用到某些生活用品。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女性的部分生活用品:陶纺轮、骨针、铜镜、骨梳。
1.陶纺轮
纺轮是一种纺织生产工具,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使用了,它是伴随着简单的纺织技术产生的,是最原始的纺织工具。纺轮的形状不尽相同,一般呈扁圆形或扁矮的“馒头”状,中间穿一直孔,直径在0.5厘米或0.6厘米左右。由于用料有陶、石、骨之分,因而颜色也各不相同。陶纺轮一般由砂粒的夹砂陶土或泥质陶土塑制。纺轮陶坯经火焙烧时,由于温度高低不等而呈现红褐、灰褐等多种颜色。石纺轮则多采用青色页岩或灰色砂炭等石料,经初步加工和精细磨琢成圆饼状纺轮。骨纺轮也多采用较沉重的骨质磨制,加工成扁矮的“馒头”状纺轮。
纺轮的使用方法简单,即用一根带倒钩的木棍或竹枝,将其无倒钩的一端穿入纺轮中间的圆孔,加以固定。使用时将所纺的麻及纤维品等抨好挂在倒钩上,然后用手搓动纺轮,利用其自然垂力和圆心轴旋转,来带动麻拧成线或绳。这种方法酷似我国现代北方农村中使用“拨弄锤子”搓绳纺线的方法。一般女性墓葬中出现陶纺轮的频率要高于男性,因为纺轮是女性日常劳作的工具。
2.骨针
骨针,人类最早期使用的缝纫工具。它是用动物体内呈针状或其他形状的小骨磨制而成。在我国,骨针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普遍使用,直到战国秦汉时期铁针出现并普遍使用后才被淘汰。
现存于州彩陶馆(州博物馆)的这枚齐家文化骨针,于1982年从临夏县安家坡北小塬上庄收集,长3.6厘米,直径为0.13厘米,重量0.01千克,尾部钻有一孔,乃是针眼,除材质不同,其原理无异于现代缝纫用的针,整体基本完整,为二级文物,其整体纤巧,刮磨细致光滑,粗细和现在的牙签一般,技术精湛。
骨针一般都用来缝纫衣物,也用来串联装饰物,在当时是必备的生活用品。这枚骨针的发现有重大意义,它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告别了蒙昧,开始进入文明时代,表明四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能够自己缝缀简单的衣物,而且先民们掌握的钻孔技术、磨制技术已相当熟练,制造钻孔工具的技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3.明仿唐四海兽葡萄纹铜镜
说到镜子大家并不陌生,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对女性尤为重要,“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自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更甚,这也让镜子和女性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收藏于州彩陶馆(州博物馆)的明代仿唐四海兽葡萄铜镜,圆形,直径为10厘米,重0.252千克,属国家三级文物。此镜镜钮为伏兽形,镜缘有一圈花瓣纹作装饰,中间一圈凸弦纹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以葡萄和叶蔓铺地,越过凸弦纹布满镜背。外区是鸾鸟葡萄纹饰,八只鸾鸟绕镜一圈,有的将头伸出葡萄外,有的则藏进葡萄里面,或侧卧,或直横,造型不一,神态各异,其翅膀与花草的纹饰纹路清晰,纤毫毕现;内区则是高浮雕的五只海兽,它们绕钮而卧,身体扭动,翘首张口,其身体、眼睛、关节和神态显得栩栩如生。尤其让人称奇的是,不论你怎么转动镜子的角度,海兽的头和眼睛总是对着你,这憨态可掬的造型使我们不禁肃然起敬,对古人这别出心裁的艺术设计惊叹不已。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将清水倒入一个容器之中,利用水的反射原理来看清自己的面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叫“鉴”的文物器型。随着时光的推移,历史进程进入了青铜时代,“鉴水照容”已经满足不了当时上层社会对于美丽的需求,铜镜也就因此诞生了。据考古资料证明,最早的一面铜镜出现于距今约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
4.骨梳
骨梳作为日常生活用具,兼具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在发展中展现出人类社会由愚昧走向文明的历史变迁。王仁湘先生认为,梳子起源的时代至少可以早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史前时代至春秋末期的梳子,以长方形梳最为普遍,且多为竖长形,齿数较少。本馆的骨梳出土于东乡林家遗址,出于地层之中,梳背为长方形。
关于梳子的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为普遍、接受度最广的是赫连氏造梳子。传说炎帝时代没有梳子,人们只会用手来整理散发,而赫连是一名能工巧匠,能用木料仿五指状制作梳子。后在战乱中,赫连沦为黄帝部族的俘虏,部族里的人并没有见过梳子,认为这是试图谋反的妖物,赫连因此被打入死牢。牢狱的看守因同情赫连,便悄悄把梳篦送给了黄帝的妻子嫘祖娘娘,嫘祖用梳篦梳理发丝发现顺畅至极,插于发间更加整洁美丽,便赶忙让黄帝撤销赫连的死罪,然而可惜的是赫连已经被斩首。后来赫连便被追封为梳子的始祖,制梳工艺也在民间世代相传。
纺纶、骨针是古代女性过着“男耕女织”生活的真实写照,它们是原始社会最初的社会分工、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分工劳动的体现。而不管是铜镜还是梳子,都是女性变美路上的基础用具,有了它们,我们前面讲到的钗、簪等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鸣谢:临夏州博物馆)
- 2023-03-08心有澎湃 自成江涛——赵澎涛及其书法艺术
- 2023-03-07《小城之春》
- 2023-03-06老舍、叶圣陶等名家书颂雷锋作品在辽宁集中展出
- 2023-03-06《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邀您共赏泼墨泼彩绘就的黄山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