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彪
数月前,艺术圈内有个朋友问:写字的王文元是不是报社那个?
我说:是啊!
原因是朋友还不知道,文元兄这几年来,在书法上静心研学,临书帖、摹碑拓、拜名师,其书法造诣日渐于熟。
一
一副眼镜,一个背包,与人笑颜相迎,儒雅之气四溢,文元兄总是平易近人。遇到史界、学界之人总能“老师”敬称,其实他早已修炼为熟知陇原地区文史地的“师者”。
文元兄与我同乡,在报社同事数年,有时沟通的不单是稿件,还有事业、家庭。可以说,我们亦师亦友亦兄弟。因工作关系,他对甘肃文史的人和事已烂记于心,故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自然独到。这些都源于他长期在媒体工作,有脚踏实地的厚重,也有仰望星空的高远之见。无论是他的文章,还是他的书法作品里总能让人感受到丝丝清新的文雅书卷之气。
其实,我与文元兄的相识是在十五年前,我在主编《甘肃晋商》杂志时,几篇介绍甘肃晋商的文章让我留意到了他,内容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以前年代人们的生活轨迹。几番联系后,我们还讨论了甘肃晋商发展的一些情况,他文章严谨,词句恰当。有次,为核实一个石碑上的字体,不惜多次探究取证于多个博物馆与高人处。“作文的目的就是,真实与可读。”而这也恰恰透露出他对人、对事态度真诚,一贯到底。
我想这也是文元兄后来研习书法,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成绩,被人认可的原因。
二
文元兄学书以赵孟頫楷书《寿春堂记》起步,然后逐渐学习《九成宫》,再到研习行书《赤壁赋》《洛神赋》,接着研习《闲居赋》《王居士砖塔铭》《龙藏寺碑》《泰山铭》《史晨碑》《石门颂》《西峡颂》《礼器碑》等等,以碑帖为师,以先达者为师,反反复复地练习,循序渐进,可谓逐一收获。
尤其,他在长时间学习赵体的结字严密,清醇沉润,笔法略宽。只要是时间允许边在废旧报纸上写写画画,有时单个笔画就练习满一整张报纸,然后仔细比对,查漏补缺。
“我以文为生,所以无论是有价值的报纸,还是书籍总是爱之惜之!”文元兄坦言,在工作中总会有些纸张情结、旧物感触,碰到可以借鉴学习的书法知识都会保存下来,以备查用。有时候,为得到一个字的真实出处,往往会联系许多个线索,访问多个老师求教。
长期以来,书法带有书写者的主观情感,也是书写者沉积于心灵的内在文化的展示。所以,这种情感与写作者的个性、学识修养,与所在环境、情绪、灵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加之长期习书功力,通过书写来表达和交流了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些都在文元兄的书法作品中完全地体现了出来。
其实,在他的书法作品中还可以看到,他把生活的感悟升华为书法艺术的精神追求。而这种感悟源于他对生活的实践与反思。同时,也包含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真情流露。
三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曾言:“书画以韵为主”、“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诚然,书法作品一直讲求“韵”。
在文元兄的书法作品中可谓“韵味十足”,尤其他的作品与当下过于粗糙和刻意追求“艺术感”的作品不属同类,他的“韵”就是精神性很强的寄寓,追求行云流水般的节奏与挥洒之美。时下流行书风中也有书家在作品上特别缺少书卷气,他的书法作品也不同于工匠式的生硬,会缺少一种“士文化”的内涵,自然不能算有“韵”。他的作品中还延伸了传统书家的雄浑、恣肆、质朴的美,而不是技巧上的面面俱到,反而有着和谐和自然之“美韵”。
文元兄一直十分重视“读帖”。他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此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在读帖中,他逐步学会了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书家所长,以补自己所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他的书法作品从结构上,讲求笔画的穿插、迎让、趋避。在行书斗方《孔子语》中,“修”“不”“得”等字用笔上的虚锋和不着力处,能够展示出他对笔画萧散、天真、简淡、生拙的风格追求。个别字还增加了侧锋、飞白等虚锋,书法整体显得逸气顿生,带来韵致。
从他的楷书作品中,偶露行书笔意,潇洒超逸之气,蕴乎规整庄重。他的作品中亦重视章法布局,团扇作品《王安石梅花诗》里,整体书写的布局安排根据圆形有所保留,起行的“墙外数枝”四字和落款的小行书相互对应,加之中间的三行正文突出显示,整体包括印章加盖的位置、每一个字、每一行字的安排布局均合理恰当,是他熟练运用书写,全面思考所作。
整体而言,文元兄的书法作品自有一番传统文人的蕴蓄,赏后耐人悬想回味,也愿他的书法之路愈美愈远!
2023年12月26日作于兰州沐益书房
(董子彪 字祥孜, 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甘肃书画研究院研究员、甘肃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