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书画 >> 艺海钩沉

一份新版地方史志辑刊中的故事

23-05-09 11:06 来源:中国定西网 编辑:张兰琴

  前天,快递送来一包年前上路的地方史志——《通渭文史》第十二辑。该书由政协通渭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全国政协主办的中国文史出版社于2022年12月出版。应该委员会李昆主任邀约,拙稿《学验俱丰的一代儒医权依经》被收录。

  要说天底下竟有这样一位小老头:没上过幼儿园,连小学毕业证也没有,却在高教讲授国医四大经典数十年,谁敢相信?

  权依经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小老头。他能掩卷熟诵精解多部国学经典,讲授传统医药经典更注重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参验,因此被誉为“经典活教材”。权先生祖籍甘肃省通渭县陇阳镇水泉乡车岔村,1926年出生,属虎,至今辞世恰一轮(十二周年),为免被世界遗忘,从科技史的角度,审慎敬撰一篇评介短文,作为纪念。

  放眼北偏西的大半个中国,通渭盛产中科院院士和中书协、中协会员,中书协会员密度居全国县域之首。在这辑《通渭文史》的作者中,最牛者要数中科院院士姚檀栋。

  姚檀栋,1954年7月出生于甘肃通渭第三铺,主要从事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中国冰芯研究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名誉所长。

  1978年姚檀栋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本科毕业;1982年兰州大学地理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博士学位。1987年开始先后进入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究所工作;1995年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获得首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和冰川冻土基础理论奖;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200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担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担任第三极环境计划联合主席;201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2017年获得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颁发的维加奖,是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和亚洲科学家,同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2021年1月,当选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你说牛不牛?

  作为中国冰芯研究开拓者之一、冰川与全环境变化研究专家,他的科研成果很多,在此不必罗列。若想进一步了解姚檀栋院士的成长经历,请浏览他的自述——《谈谈我的成长与研究》。

  《通渭文史》第十二辑第61-73页,是刘子臻的《追忆我的求学经历》。回想当年,刘子臻在通渭第一中学读高中时,和见人笑而不言的李永华并称“天子”。

  内向“天子”李永华选择报考化学方向,先后在兰州、苏杭执业,专心从事化工,发明颇多,业绩不凡。然而十分可惜,已于前年病逝,他那纯粹、天真的微笑再也见不着了。

  所谓“天子”,实乃天之骄子即天才之意,是老师和同学们为非常聪颖者的“封号”。外向“天子”刘子臻笑得也很好,据说“会笑的孩子有出息”。刘子臻几经周折拼搏,于2009年以45岁高龄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统计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14年完成博士论文《用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双自适应拉索法》,顺利获得博士学位;2016年,他的专著《时间序列方法及其应用的进展》,由普林格出版集团出版。现为加拿大统计学会会员、安大略省公共健康流行病学家协会会员,担任安大略省休伦伯斯公共卫生局统计专家,过得很滋润。

  (通渭中学老校门,从1939年使用至1990年代初)

  第三位颇具传奇色彩,通渭一中副校长苏云彩在《渤阳张牧》一文中专门追述其事迹。

  话说通渭中学,乃士绅阎焕炜慷慨解囊捐出1.1万元大洋,并动员大户捐献,多方募集资金,于1939年建成。阎焕炜(1892——1952),字文丞,民国初年考入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兰州通远门外畅家巷)。民国七年(1918)毕业,考入国立北平政治大学法律系,为甘肃通渭历史上第一代大学生。经受了新文化运动的熏陶,又于1920年初期参加《新陇》杂志社,产生教育富国思想。于是辞官返乡筹办教育事业,从民国二十四年(1935)发起动议,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原寿名书院废墟上兴建起了通渭中学,当时全省还不足20所普通中学。该校即为通渭第一中学前身,校址至今未变,历经曲折,现为省级特色示范中学;自创建以来,为各领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远的不说,近年在海内外驰名者,就有中国冰芯研究开拓者姚檀栋院士和英国皇家科学院杨子恒院士等。

  通渭中学创建者、第一任校长阎焕炜,见过世面,办学不仅有新思路,还坚持追求一流水准。于是不拘一格,面向全国高薪招揽具有真才实学的师资,一时之间中东部省籍的士人也前来应聘任教,“渤阳张牧”便是之一。

  据县志记载,每当逢年过节,闫校长“将单身老师张牧之等人,用骡子接到自己家中热情款待”。试想一下,你作为一位临聘人员,一把手不时在自己家中专门设宴热情款待,还用最豪华的礼宾车接来送去,体不体面?心里暖不暖?

  据张牧先生教过的学生回忆:

  “一个六十出头的老头,身材高大,老态龙钟,穿着一件宽大的粗布棉袄,头戴一顶破毡帽,拄着一根高过头的竹杖,蹒蹒跚跚,悠悠荡荡地行走。操着一口流利的河北话,有时哼几句小调。他独自一人,喜欢喝酒。每次吃饭,必须在他从安口拿来的甘泥壶中盛上酒,边吃边喝……颇有一番浪漫文人的气概。”

  “据说他是旗人,原在安口窑画陶瓷,是闫校长请来的。他写着一手流利的大草,提笔写字一气呵成,既快又好,宛然游龙,最后题款:渤阳张牧。同学们求他写字,有求必应,所以凡是通中念过书的,都有他的字画。他的画更好,山水、翎毛、花卉都很出色,但不轻易送人……”

  张牧,河北省滦南县第六区张海庄人,满族。字牧之,又字宇廖,号牛文,1904年出生于滦南滨海平原,因此在书画作品上题名“渤阳张牧”或“渤阳张牧之”。他在教学的同时,很关注国内外局势,曾为应征前往抗战前线的学生写过《从军行五首》。国学修养深厚,擅长吟诗作词对联,书法国画俱佳。观摩流传下来的“渤阳张牧”书画作品及其文化底蕴,回想他蜗居陋室的创作环境,平心而论其实力无疑超迈晚近的中书协主席。

  当初,张牧先生应聘来通渭教书时年届花甲,无妻无儿女,被通渭学子及名士奉为上宾。土改以后,流露出回乡之意,字号为琛如、辑五、伯林、子云、子贞、适如的六七位师生集资赞助,送他回原籍。从1953年7月18至8月6日,经过十八天的辗转终于到达滦南张海庄。他给故旧写信说:“到家后,如由故乡到了他乡;念及通渭,有似在他乡回忆故乡”。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