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书画 >> 艺术资讯

寻找益州郡郡治 云南河泊所遗址启动新考古发掘

22-11-18 10:37 来源:新华网 编辑:赵满同

  新华社昆明11月17日电(记者伍晓阳、严勇)记者日前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继古滇国考古获得重大突破、出土大量汉代封泥和简牍后,该所考古工作队在河泊所遗址启动新考古发掘,旨在寻找西汉设置的益州郡郡治。

  考古领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蒋志龙介绍,河泊所遗址今年获批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已完成400平方米,此次布设的200平方米探方位于年度发掘区域西侧,即此前出土大量汉代封泥和简牍的核心区附近。

  “通过前期勘探,我们发现这里的汉代垫土层比较厚,猜测可能和大型建筑有关系。”河泊所遗址考古工作队成员杨薇说,目前探方表土清理工作已经完成,正逐层往下发掘。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附近,是古滇文化的核心居址区。其东北约一公里便是曾出土金质“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古墓群。

  今年9月28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了河泊所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去年以来,该遗址出土大量汉代封泥和简牍。这表明西汉中央政府已对云南行使治权,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实证。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正雄介绍,去年以来的考古发掘揭露出主体为两汉时期的文化堆积,发现建筑基址、灰坑、墓葬、河道、水井等重要遗迹,出土封泥、简牍、铜器、铁器、骨器、玉石器等文化遗物2000多件。其中最重要的发现为封泥、简牍、大型建筑基址、道路等。

  结合以上遗存,专家推测益州郡郡治就在发掘现场附近。“城一般由多个功能分区构成,我们正尝试寻找新的大型建筑基址,如当时的衙门、府库、粮库等,搞清楚益州郡郡治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分区。”蒋志龙说。

  云南自古为多民族地区,古滇国是从战国延续至汉代的区域性政权,属西南夷的一部分。公元前109年,汉朝设置益州郡,又“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从设置益州郡开始,云南开启了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