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书画 >> 艺海钩沉

【文物图鉴】时空深处 “玉”见甘肃

22-11-02 15:32 来源:新华网 编辑:赵满同

  “玉,石之美者。”谦谦君子,比德于玉。在古人心中,“玉”意味着美好、高贵与纯粹,得到万般垂爱。绵延千年的玉文化,是东方文明、特别是华夏文明区别于西方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时空深处走来的甘肃,与“玉”别有“渊源”。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就因古代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甘肃马鬃山径保尔草场、寒窑子草场和旱峡玉矿遗址的发现,则揭开了自公元前两千纪初至公元前后河西走廊西部地区的玉料开采的面纱。一条早于丝绸之路数千年,贯穿东西,途经河西走廊或北部大草原的“玉石之路”,同样在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探寻下,愈渐清晰地浮现在世人眼前。

  古玉无言,却能语。四坝文化的玉凿、西周的玉人、汉代的玉蝉……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甘肃也留存下来了不少或拙朴或精美的玉石器物。这些千姿百态、艺技天成、匠心独具的玉石文物,展示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治玉工艺,折射耀眼的华夏文明之光,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创意、文案:宋燕 视频制作:童张伟 素材来源:甘肃省博物馆)

  玉蝉·汉代·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青白玉,圆雕。腹平,背凸。玉蝉头中部凸起,下有穿孔,用于系挂,为佩玉。双面用阴线雕刻出蝉的双目、双翼、腹、尾等身体局部轮廓。玉质晶莹,造型逼真。

  玉眼盖·汉代·正宁县湫头公社西侯郎出土

  玉质光润,呈椭圆形叶片状,两端各钻一孔,钻孔为单面钻。此为贵族墓葬中缀于玉覆面上压眼的葬玉。

  “杜宝”玉印·魏晋

  为优质和田玉,印面白文篆文“杜宝”二字。圆雕龟钮,印台较厚。字体布局匀称,章法、姿态、刀工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青白玉卧羊·前凉·武威市灵钧台遗址出土

  质地选用青白玉,圆雕。玉质优良,通体打磨精细,光滑圆润,形象逼真,是不可多得的前凉时期玉雕佳品。

  青玉带钩·元代·漳县徐家坪8号墓出土

  带钩勾头扁宽,为兽头形,肚面浮雕螭纹,螭身呈弯曲爬行状,背部有黄褐色烤色。钩背面为圆形钮,钮柱上附有黄色丝质编织带。

  雉鸡牡丹纹镂空玉带板·明代·兰州市上西园彭泽墓出土

  共18块带銙,青白玉,形制各异。透雕镂雕雉鸡牡丹纹,雉鸡嬉戏于牡丹从中,生机盎然。纹饰纤细繁缛,富于变化,工艺精美,表面磨工细腻,抛光润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