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书画 >> 艺术资讯

数字技术将“重现”敦煌藏经洞

22-06-17 10:01 来源:新华网 编辑:赵满同

  新华社兰州6月15日电(记者张玉洁)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敦煌藏经洞及其出土的约六万件文物将“重现”在人们面前。

  6月15日,敦煌研究院与腾讯互动娱乐合作成立“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同探寻文化遗产展示的新技术、新模式。“数字藏经洞”是实验室的首批项目之一。

  1900年,敦煌藏经洞石破天惊。在不足7平方米的洞窟中,出土了4世纪至11世纪的约六万件文物。有“国际显学”之称的敦煌学,就是以这些用汉文、藏文、吐蕃文等文字写成的佛经典籍和社会文书为重要研究资料。

  实验室将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手段,以1:1的比例还原敦煌藏经洞,同时让已流失海外或进入博物馆的文献在洞窟中“重现”。敦煌研究院收藏的001号文献《归义军衙府酒破历》将是最先“重现”的内容。

  “我们希望将藏经洞文献与其中的历史故事结合,让用户能够走进文化场景之中,与历史人物互动。”腾讯新文创研究院执行院长李航说。

  据介绍,双方还在共同打造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伽瑶”。这一取材敦煌壁画形象“迦陵频伽”的虚拟人,能够与人们互动,还会跳敦煌舞。此外,双方将在文物数字化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学术优势与技术优势的结合,能更好地推出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创意作品。”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说,数字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界限,让人们了解敦煌。“莫高窟每年最多接待游客200余万人,但在互联网上,这些内容瞬间能产生上千万的浏览量,对增强文化自信很有意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