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书画 >> 艺术资讯

河南汉魏洛阳故城发现魏晋时期大型水利设施

22-06-14 12:43 来源:新华社 编辑:赵满同

  这是2022年汉魏洛阳故城宫城千秋门遗址发掘平面示意图(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供图)

  新华社郑州6月11日电(记者桂娟、袁月明)三条人工水道蜿蜒并行,将淙淙流水引至宫城池苑……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汉魏洛阳故城千秋门区域,发现了三条魏晋时期的大型水道。如此规模巨大、加工细致的水利设施,在汉魏洛阳故城的发掘历史上尚属首次。

  汉魏洛阳故城始建于西周时期,前后延续1500多年,其中作为都城的时间长达600年,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此次发现的魏晋时期的三条水道均为石砌暗渠,呈从西南向东北的并排走向,“虽然三条水道的底部高程、规模、砌筑形式略有差别,但显然是统一规划、统一建造的。”主持发掘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副队长郭晓涛表示。

  如此大规模的水利设施是作何用?

  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渠水又东历故金市南,直千秋门,古宫门也。又枝流入石逗伏流,注灵芝九龙池。”考古人员表示,新发现的魏晋时期水道遗迹,与这一文献记载相吻合。

  “由此可基本确认,这些水道是从宫城外的阳渠向宫城北部引水的渠道,或与宫城北部西游园等园林景观引水有关。”郭晓涛说。

  除上述三条魏晋时期引水水道外,考古人员还发现有魏晋时期从宫城内向宫城外排水的砖砌拱券式水道。

  “这一整套水利设施集中反映了魏晋时期水利工程的成熟技艺,以及当时都城对水资源环境的规划、改造和利用的认知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队长刘涛说。

  不止魏晋时期水道,考古人员还在千秋门区域发现了汉代、北魏时期的水道遗迹,“这表明千秋门区域是汉魏洛阳故城宫城中历代延续、不断重建的水利枢纽。”郭晓涛说。

  大型水利设施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汉魏洛阳故城宫城考古的内涵,“不仅为未来探索汉魏洛阳故城皇家园林的形制布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研究汉魏洛阳故城城市规划中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水环境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线索。”刘涛说。

  这是汉魏洛阳故城发现的魏晋时期水道(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供图)

  这是汉魏洛阳故城发现的魏晋时期水道的弧形转角(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供图)

  这是汉魏洛阳故城发现的魏晋时期水道的分流结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供图)

  这是汉魏洛阳故城发现的魏晋时期水道的水闸凹槽(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供图)

  这是汉魏洛阳故城发现的魏晋时期水道的铺石地板(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供图)

  这是汉魏洛阳故城发现的魏晋时期水道的水门凿孔(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供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