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书画 >> 甘肃书画

【甘肃书画名家】金希明 以文人修养蕴笔墨芬芳

22-06-08 17:2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编辑:赵满同

【专题】金希明书法作品展

  原标题:金希明 以文人修养蕴笔墨芬芳

野鹤知琴意,山蜂识酒香。鸡声催晨读,鸟语唤春耕。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中堂 入画

物华天宝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寒门巷尽成金龙。

笔墨千秋书心迹 云山万里入画图

王维《竹里馆》

  ■人物简介

  金希明,笔名金秋,斋号金秋堂,甘肃镇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庆阳市首届书法家协会主席,供职于甘肃省庆阳市文联,曾任组联部部长、秘书长。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五届、六届理事,西安市书画研究会理事,兰州文化联谊会副会长。

  1993年,书法作品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1995年10月,10米书法长卷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并展出;2000年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2003年书法作品入展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

  书法作品及书法论文先后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报》等国家级专业报刊。著有书法作品专集《行草墨迹》、《金希明书法选》和《金希明书法》。

  翰墨芬芳的镇原,历史文化悠久。书法、绘画兴始汉代,盛至清末,而喜好书画之风则历史更久。无论城镇乡村、大家小户,贴字挂画蔚然成风,其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更是承前启后,造就了诸多优秀的书法和丹青名家。金希明,就是其中广受赞誉的一位。

  金希明博观文史,书法只是其文化修养的一支外延。除了有深悟法帖的笔墨精研,还有书论研究的屡屡精彩,书法实践与书法理论相得益彰,让他的书法创作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可以通过遂心应手的表达,写出文人书法的萧萧雅逸。

  观其书法,有晋代文人书法的天质自然,也有以狂继癫式的依书抒情。当然,其书法既有取法为上的价值观,也有得法必为上乘的执着追求,师古而不拘泥,志在出新而无定则,而这就是他执笔在手,情驭左右的原因。特别是,因为他的书法里还有着将人文素养化为笔墨轨迹的深厚功力,所以每逢提笔必是适情切意,如尘世青莲般磬人心脾。

  近年来,金希明对北石窟书法艺术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北石窟更为确切的位置是今甘肃省庆阳市,流经镇原县境的蒲河与流经西峰区境的茹河两河交汇处的士沟金家村覆钟山下。”据金希明介绍:“自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创凿至隋唐宋各代续有增修之后,开凿在覆钟山下,矗立在黄砂岩壁上,一泓滴流,星罗棋布,气势雄伟而幽美的大小窟龛达二百九十多个,石雕像2172身。”

  北石窟这个瑰丽的艺术殿堂,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石刻艺术品,而且还有碑碣八通,阴刻墨书题记一百五十余方。纵观这些遗存的珍贵书法镌刻作品,不仅历史久远,文化价值巨大,而且其艺术造诣尤为精湛。

  “北石窟遗存的书法艺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金希明认为,一是跨越历史的空间久远。从北魏永平二年开凿至今历经二十多个朝代。从遗存的这些阴刻书法作品来看,主要是宋、金、明、清时期的作品。尤以宋代居多,有宋代绍圣元年八月所立的石窟寺盂兰会记碑,宋代绍圣乙亥阴刻题记和宋代崇宁二年的阴刻题记等。从遗存的完整性和直观的清晰度较好来说,宋代的阴刻题记有九处(块)是比较好的。金代皇统丁卯和甲子两处阴刻题记的保存品相也是相当完美的。明代佛灯灯盘边缘的铭文阴刻书法艺术,虽然只有四字,但历经数百年,整体仍较为完整,笔路清楚,风格犹存。

  二是遗存阴刻的书法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北石窟的石刻书法经过北魏、唐、金和明代的不断发展,在一百五十余方石刻书法中,有碑记、铭文、题记、联句等。更多的是各类题记的石刻书法,有大有小、有横有竖、长短不一、疏密差参、随形而就、自然落成。当然也有不乏像《原州彭阳县石窟寺盂兰会记》碑这样高大的传统形式。还有明代佛灯灯盘的铭文,以拉开横长的形式展开,虽然尽显张扬之势,但从形式上看,有一种不拘一格的夸张之美,另有边沿的纹样点缀,可知明代人的审美观念是很多元化的。形式的多样性还体现在这些石刻书法的镌刻者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还有不少是佛教信徒和观光者。这说明,随着历史渐进,社会生活是多元化的,文化更是丰富多彩的。

  三是北石窟石刻书法的艺术魅力。从北石窟的历代碑文可知,无论是石崖题记或碑刻,其内容和书法艺术都有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从题记的内容上看,有佛事,有政治,也有军事,如在宋代政和戊戌年,宋代大将军钟师道曾统五路军抗击西夏进攻时率军兵临北石窟。但多数是宋代文人墨客的游记或佛事活动的铭记。内容长短不一,字体大多为魏碑或楷书。宋代政和戊戌年的题记和宋代宣和五年的石刻题记,其书风传承了魏碑的衣钵,古拙粗犷。

  他说:“其他石刻书法作品表现在执笔运作时的提按轻重幅度大,下笔居高直落,迅起急收,运用腕力,符合重心的要求,布局率意,因而作品有乱头粗服的朴素美,同时也蕴含了大幅度的轻重提按与结字的奇险放纵。尤其是,明代佛灯灯盘边缘的铭文‘佛灯一炷’,虽然只有四字,但书者汉隶笔法相掺,使魏书让人眼前一亮,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加之边缘的纹饰衬托,就更为美观了。”

  正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所言:“意气浑厚,意态跳宕;长短大小,各因其体;分行布白,自妙其致;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内,皆极精彩。”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碑刻书法。”金希明感慨地说:“这些碑刻书法呈现的是唐风宋韵的楷书,在这类书风中,从保存的完整性和清晰度来看,尤以宋代绍圣元年《原州彭阳县石窟寺盂兰会记》碑尚佳。该碑由官方置建,县令高舜俞作文,乡贡进士耆年奉命书丹,京兆刘隐刻字。虽然是一种佛事活动,但根本精神体现了一个‘孝’字,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完全相通,深入民心。”

  “所以,官方在建造该碑时,颇费苦心,十分在意。”他告诉记者:“不仅由县令作文,而且由进士书写并由古长安城的刘隐刻字,文化含量是极高的。品观该碑的书法,虽然整体由楷书表现,但细读其中的味道,有唐人的楷书脉络,又有宋人的楷书衣钵。通篇整齐严谨,疏朗虚和,中宫紧密。横、竖、撇、捺主笔的引写伸张,显得四边具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而笔势奔放。乍看平静无漪,实则静中有动、灵气四浮,其笔力劲健,法度完备,奇巧险劲并存,稳固苍秀双含。笔意丰富,婉转自如,运行与结字浑然天成。使唐风宋韵的书法完美结合,也是古人留给书坛的一页璀璨夺目的篇章。”

  岁月如流,社会进变。北石窟门前的蒲河哗哗流淌,奔流不息。覆钟山下,在石头上开凿出的洞窟里,流淌的不仅仅是佛像和阴刻的书法,还是岁月、文化长河。

  “初习书法碑帖作主,最后深研书道,修行作妙。所以书法家的进阶之路是一得碑帖之法,如果滞于此阶,常谓书匠。”著名书画评论家史峰也对金希明的书法艺术颇为推崇:“他以文人修养作加持,写出来的书法洒脱自如,如果再依修行铺陈笔墨,写出书如其人的文化境界,则为书法晋道的新高度。回望书法史,能在春秋大著其名者,并没有书匠的名号,都是文人书法的古今永传。王羲之是文人、颜真卿是文人、苏东坡先生亦复如是。”

  “书法要写得精研、写得有线条魅力,用笔是关键。”他认为:“善用笔者如顺水行船,须臾可过万重山。不善用笔者如浅摊划船,运不得一浆。观金希明先生的书法作品,尽有用笔娴熟,毫无滞碍的洒脱,左右摆拔,上下翻飞,绝然是心手互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番合宜的炉火纯青。笔执于手,似乎是生发于心尖,可以意在笔先,常作凌空杀纸的痛快,一笔下来如秋鹰逐兔,力透纸背。这是力作动感的表现力。接续下一笔,笔纤一转,可见狡兔暴骇,将奔未驰。笔里有墨,墨里有笔,可写意万类之象,有相合,有相随,有冲突,有相激。书法写出了无限变化的戏剧情景,所以每一件作品都充满着惟妙惟肖的灵动。”

  “文人书道,古今相续。”史峰由衷地说:“金希明的草书八面出锋,虽然令人琢磨不定,但绝不写粗头乱服的江湖体,而是法度严谨的精气神。笔墨不失格,精益求精,必是书法创作与传承的正宗。也正是基于此,让金先生的书法极有专业的影响力,也有审美的号召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