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里的中国》:艺术与技术的完美邂逅
3月30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在综合频道晚间时段开播。《美术里的中国》每集12分钟,讲述一幅画作与画家的故事,以艺术与技术的“完美邂逅”阐释画作的艺术价值,展现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品格,实现了对美术类题材视觉化呈现的创新。该片播出后迅速引发热烈反响,双网收视份额一举破2%,第一集《虾》收视率为0.18%。截至4月7日,首播累计观众触达人次为832万次。观看该片后,不少网友表示,“这是一部以‘美艺记录中国,丹心拥抱中国’的文化佳作”。
新技术“活化”馆藏经典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聚焦近现代中国优秀美术作品,利用“3D技术活化典藏”的核心创意,通过3D技术生动展现全国各大美术馆的馆藏经典作品,透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表达时代与创造、生活与艺术的永恒主题。
《美术里的中国》致力于用3D建模技术“活化”2D作品。3D建模特效技术的应用与加持,让平面二维的美术作品变得生动立体起来,网友也称赞节目中活化美术经典的3D动画片段,纷纷表示这是“唯美中国风”,是“真正的中国风动画”。在第一集《虾》开头,“虾”被赋予了动态感,仿佛自如地穿梭在池塘中,配合着第一人称的解说词,让观者走进了那个“水草青青的世界”;在第二集《万松烟霭》开头,黄宾虹的水墨画《万松烟霭》也被进行了立体化视觉呈现,拥有了“灵动性”,黄山奇秀与水光星光合为一体。帧帧创作,秒秒雕琢,《美术里的中国》让美术作品好像“活”了起来。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表示,“《美术里的中国》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看方式,从深度、广度、温度等方面诠释了美术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不仅升华了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也拉近了优秀美术作品与广大受众的距离”。
从历史中汲取生生不息的力量
透过美术作品,观众看到的是作品诞生背后的故事,是历史岁月的沉淀。正如纪录片的标题《美术里的中国》。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用3D技术手段满足了观众感官体验的同时,也带观众一起走进作品所处的那段历史。在节目中大量使用情景再现的呈现方式,将真实的历史资料与演员的表演相结合,让观众从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20世纪40年代,战争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创伤,人们普遍对未来深感渺茫,但是画家黄宾虹并没有放弃希望。在《万松烟霭》里,我们跟随黄宾虹在战后艰难的时刻探索墨法的革命,坚持用东方的笔墨寻求抚慰与重建的力量。在中国美术馆研究员、著名美术史论家刘曦林看来,“《美术里的中国》在美术中回首百年风云激荡,回看千年文化传统,从而使我们汲取生生不息的力量”。
文化认同与时代精神相得益彰
艺术作品是画家精神世界的表达,一幅画作中既包含画家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也融汇着画家个人的感悟。我们能从一幅幅经典美术作品中看到历史的投影,品味出独特的时代精神。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在引导观众欣赏美术作品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注重讲述画家创作美术作品的历程。首期节目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将画家齐白石的一生呈现在观众面前,从湖南湘潭燕子坞到北京石驸马胡同,在动人的生命故事中观众得以充分了解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和人生追求。齐白石画螃蟹讽刺侵略者横行霸道,画寒鸟鼓舞激励大众,这种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艺术表达最终走进了人民心底,齐白石具有“人民性”的作品与时代精神的指向相得益彰。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利用新技术降低了艺术鉴赏门槛,为观众带来一场美术经典的视觉盛宴。不止于此,该片在历史的求索中表现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用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彰显了时代精神的内涵。(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黄元泽)
《光明日报》(2022年04月09日07版)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