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书画 >> 艺海钩沉

敦煌书法最新研究揭秘中国千年“书体之变”

21-05-26 11: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赵满同

  中新社兰州5月25日电 (记者 冯志军 高莹)作为中国文化基本要素之一,汉字的书写艺术经历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期间“因何而变”等问题长期困扰学术界。甘肃省书法家协会通过多年对绵延千年的敦煌书法史进行研究梳理,逐步理清了中国书法历史演变和断代历程。

  “以往学者们研究中国书法多聚焦于某个朝代与历史时期的名家或书法流派,而对于字体、书体的历史演变、断代等问题尚显模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陈新长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分析称,这是由于缺乏贯穿演变始末的史料记载所致,而跨度千余年的敦煌书法却见证了“其中点滴变化”。

  以汉字为依托的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为主体的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在陈新长看来,敦煌书法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敦煌地区古遗址中出土的简牍,以及敦煌石窟墙壁上的题壁文字,敦煌地区遗存的碑刻书法等,还包括“草圣”张芝、西晋著名书法家索靖等当地代表性人物。

  “时间跨度400多年的敦煌汉简,700多年的敦煌遗书,加之其他敦煌书法遗存的补充,即是一部中国书法‘书体之变’史。”近年来,陈新长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数千件敦煌遗书和简牍,并拜访多位国内知名的书法艺术家和研究敦煌文化学者,完整理顺了敦煌汉简中的“隶”变和敦煌遗书中的“楷”变。

  陈新长说,连续反映两汉历史的敦煌汉简,正好是中国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变的时期,承上启下的汉简书法是汉字字体由篆书逐渐演变到隶书的反映,且开启了后世草、行、楷书的发展。汉魏以后,中国书法的篆、隶、草、行、楷五种书体已然完成,两千年来再没人能创造出第六种书体。

  陈新长研究发现,上起东晋,下至北宋(5至11世纪)的敦煌遗书,来源于汉简书法,其囊括了篆、隶、草、行、楷全部书法艺术语言,完整记录了楷书前后约400年的历史,提供了楷法从萌芽到成熟的全过程。

  对于近年“先有篆书、隶书、楷书,然后有行书、草书”的观点,陈新长表示,敦煌马圈湾出土的汉简表明早在西汉中期就有了成熟的章草。它揭示出书法演变是从篆书到隶书,从隶书到草书,然后才演变出行书、楷书的过程。

  陈新长认为,敦煌书法是中国书法的源流所系,其代表了丝绸之路重镇敦煌文化圈的面貌。尤其是张芝创立今草,第一次使汉字书写成为一门独立的抽象造型艺术,在中国书法书体演变成型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情系消防指战员送温暖办实事”文艺演出走进兰州消防 “情系消防指战员送温暖办实事”文艺演出走进兰州消防
  • 甘肃省市联合开展化妆品安全宣传义诊活动 甘肃省市联合开展化妆品安全宣传义诊活动
  • “一带一路”金城兰州沿湘之行城际文化交流活动在长沙启动 “一带一路”金城兰州沿湘之行城际文化交流活动在长沙启动
  • 兰州市深入推进“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 兰州市深入推进“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
  • 羊肉泡馍里 庆阳那一碗清汤羊肉更纯香! 羊肉泡馍里 庆阳那一碗清汤羊肉更纯香!
  • 甘肃省十条线路入选300条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甘肃省十条线路入选300条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 张掖外星谷梦幻诡异似穿越星际 张掖外星谷梦幻诡异似穿越星际
  • “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多条主题线路扮靓这个夏天 “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多条主题线路扮靓这个夏天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兰州新区率先在甘肃推出绿色金融标准
2   【“飞阅”中国】初夏雪霁祁连山草原美
3   【大美甘肃】裕固风情走廊 夏日“冰雪
4   【“飞阅”中国】初夏航拍祁连山:沟壑
5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甘肃
6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甘肃
7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
8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岷县“新时代
9   【百年党史 奋进敦煌】敦煌市“新时代·
10   张掖举行“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党
11   定西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召开 唐晓
12   唐晓明主持召开定西市委财经委员会第六
13   酒泉市网络安全职工技能大赛盛大开赛
14   甘肃兰州新区秦川园区 着力打造特色农
15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