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一位麦秆画“守艺人”的坚持与梦想
通讯员 段海 王健
麦秆上也能做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美术作品,说了谁信呢?在外人看来,用麦秆子创作出花鸟鱼虫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麦秆子到了54岁的高台县退休职工王艳萍手中,各式各样的精美作品就能展示在大家的眼中。
我们见到王艳萍时,她正在制作一副花鸟麦秆画。一捆麦秆、一把剪刀、一个电熨斗、一瓶乳胶,还有卷起边的设计图稿……靠着这些简单的工具,11年来,王艳萍将农村里随处可见的麦秆,经过浸泡、加工处理后,制作成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麦秆画作品。
麦秆画是中国古老文化艺术的瑰宝,源自草编艺术,因其制作材料为麦秆而得名,已有上千年历史。王艳萍2009年接触到麦秆画后,就热爱上了这门艺术。但她把这个想法和家人分享后,得到的却是大家的一致反对。“我的母亲包括我的丈夫都非常反对,这中间我也流过好多眼泪。”王艳萍说。
家人的阻拦,并没有让王艳萍放弃自己的梦想,她勇敢而坚定的坚持了下来。然而麦秆画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简单,光是材料的选择就让王艳萍头疼不已,不同地方的麦秆生长周期不同,做出来的作品更是天壤之别。“市场上买到的好多麦秆是经过加工的,麦杆光泽度通过双氧水就漂掉了,我们高台本地的麦杆光泽度特别好,做出来的牡丹花在灯光底下特别闪亮。” 王艳萍介绍到。
麦秆画的光泽度问题解决了,但怎么才能让色彩单调的麦秆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经过反复试验后,王艳萍终于掌握了方法。“我就把颜色调到锅里,把麦杆泡绵,又把麦杆放到撒了颜色的锅里,煮上半个小时,稍微上了一点颜色,然后又把它倒到盘子里,把麦秆漂上,过上四天五天,颜色全部都上到了麦杆子上。”说起自己的实验过程,王艳萍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前期准备工作全都做好后,有着一定绘画基础的王艳萍很快就上手了。蒸、煮、浸、剖、刮、贴、剪、烫、粘贴、组合等十几道工序王艳萍已经烂熟于心,通常一幅简单的麦草画需要制作两到三天才能完成,复杂的则时间更久。有一次,一位客户定了100幅麦秆画,但时间特别紧,这让习惯了慢工出细活的王艳萍心里犯起了嘀咕。“为了干订单,我每天晚上都到12点以后才休息,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我终于保质保量的完成了100幅麦秆画的订单,这也进一步增加了自己做麦秆画的信心和勇气。” 王艳萍告诉记者。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雕刻时,在厚度不足一毫米的麦秆上,每一丝纹理都必须承受着来自铁质刮刀均匀的力道,否则任何细小的折痕,都将一览无余。烙画时,用低温轻描麦秆,再倾斜角度,以高温加深轮廓,麦秆的纤维呈平行直线状,而电烙笔的走势却变化无常,起承转合间,巧妙地力道,精准的笔触,灵敏的温度,都须牢牢把控在指尖。烙画环节结束,精致夺目的麦秆画作品就出炉了。“麦秆画对于我来说就像我的生命一样,没有麦秆画的生活可能就没有意义,我虽然忙碌,但是很开心。”正在制作麦秆画的王艳萍说。
如今,王艳萍设立了传承工作室。在这里,除了免费收徒进行培养,还举行艺术品的对外展览。正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王艳萍的麦秆画慢慢打开了市场,既创造出了经济价值,也传承着高台的民俗文化。2019年,她还被确定为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传承人。
此外,王艳萍还利用空余时间将麦秆画带入校园,免费为学生上课,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熟知麦秆画,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的人学习麦秆画,特别是让农村贫困妇女通过制作麦秆画走上致富路。”王艳萍表示。
相关新闻
- 2020-12-29兰州:书画迎新春 墨香暖人心
- 2020-12-29顾军·张巨鸿毛主席诗词书画展12月28日开展
- 2020-12-24张耀年书画展在兰开展
- 2020-12-24著名书画艺术家“翰墨丹青绘陇南·文化扶贫奔小康”采风创作活动圆满结束